医平台知识手册

土茯苓

核准日期:2007年03月06日 修订日期:2011年01月26日

收藏

药品名称:

土茯苓 药典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药典

Tu Fu Ling

冷饭头;过冈龙;刺猪苓;

所属类别:

中药 >> 中药饮片 >> 清热药 >> 清热解毒药

古籍出处:

《本草纲目》

基原:

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块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茎和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生用。

炮制:

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甘、淡,平。归肝、胃经。

应用:

1.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可单用本品水煎服,如土萆薢汤(《景岳全书》);也可与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同用;若因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常与薏苡仁、防风、木瓜等配伍治之,如搜风解毒汤(《本草纲目》)。
2.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萹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滇南本草》单用本品水煎服,治疗阴痒带下;若与生地、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茵陈等配伍,又可用于湿热皮肤瘙痒。
3.痈肿疮毒
本品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积德堂经验方》将本品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治疗瘰疬溃烂;亦常与苍术、黄柏、苦参等药配伍同用。

功效: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2.《本草备要》:“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
3.《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化学成分:

本品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3,5,4’-三羟基芪、表儿茶精L、琥珀酸、β-谷甾醇等皂苷、鞣质、黄酮、树脂类等,还含有挥发油、多糖、淀粉等。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落新妇苷有明显的利尿、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肝癌及移植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经动物试验推断:本品可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炎症过程而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此外尚能缓解汞中毒;明显拮抗棉酚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