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用于评价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效率。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肺的弥散是指氧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及肺毛细血管壁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弥散的途径包括了肺泡气、肺泡毛细血管壁、肺毛细血管内血浆、红血球及血红蛋白。气体沿着这个途径,根据哪一端的浓度较高进行交换,所以这个过程可以是双向的。氧的弥散速度比二氧化碳要慢得多,这是因为氧不易溶解在体液里。因此,当患者弥散功能发生异常时,氧的交换要比二氧化碳更易受影响,在临床上肺弥散功能的障碍可明显影响动脉血氧水平。
男性为(28.84±4.84)ml/(mmHg·min)。
女性为(22.13±3.09)ml/(mmHg·min)。
(注:1mmHg≈0.33kPa)。
需要检查人群:
肺间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泡性病变,如肺部感染、肺水肿、肺泡出血、肺泡蛋白沉着症,胸廓和胸膜病变,心血管疾病,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有吸烟史及长期咳嗽患者,季节性咳喘发作患者。
异常结果:
(1)、弥散功能减低可见于:
①弥散面积减少:如肺气肿、肺叶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肺出血、气胸、脊柱侧弯等。
②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如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硬皮病等。
③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如贫血、碳氧血红蛋白症。
(2)、弥散功能增加可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心内左至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检查前禁忌:
暂无。
检查时要求:
因鼻子被夹住,所以应保持用嘴呼吸
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尽可能配合操作者的口令,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
尽最大可能吸气,然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
不适宜人群:
非创伤性检查,暂无不适宜人群。
用夹子夹住鼻子,患者含紧口嘴,配合操作者口令,做呼气,吸气动作。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免疫缺陷者肺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衣原体肺炎,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閺堫剛鐝穱鈩冧紖娴犲懍绶甸崣鍌濃偓鍍熸稉宥堝厴娴f粈璐熺拠濠冩焽閸欏﹤灏伴悿妤冩畱娓氭繃宓� 閳癸拷 閺堫剛鐝俊鍌涙箒鏉烆剝娴囬幋鏍х穿閻€劍鏋冪粩鐘崇Ч閸欏﹦澧楅弶鍐6妫版鐠囩兘鈧喍绗岄幋鎴滄粦閼辨梻閮�
Copyright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