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为正常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在人体内,它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也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成为体表防御因素之一。正常人尿中无溶菌酶。某些疾病患者血清或体液内的溶菌酶活性值有显著差别,故测定溶菌酶活性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平板法、比浊法。
血清:5-30mg/L(琼脂平板法);9.6-14mg/L(比浊测定法)。脑脊液:0mg/L(琼脂平板法)。唾液:30-70mg/L(比浊测定法)。尿液:0mg/L(琼脂平板法);1-3mg/L(比浊测定法)。
异常结果:血清溶菌酶测定对鉴别各型急性白血病有一定意义,急粒与急单血清溶菌酶升高;而急淋、急性红白血病降低或正常;经化疗奏效病情缓解后,溶菌酶水平可恢复。血清溶菌酶测定可作为判断局限性肠炎活动性的一个有用的指标,并且有助于判断临床过程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尿液溶菌酶含量增高的原因有:(1)、肾小管损害;(2)、高溶菌酶血症;(3)、肾组织破坏。临床上测定尿液溶菌酶主要是作为肾小管损害的一个指标,各种原因的肾小管损害都可引起尿溶菌酶含量增高。肾移植患者定期检查尿溶菌酶活性十分必要。如移植肾接受良好,则溶菌酶活性在7天内恢复正常;若尿中过多的溶菌酶持续存在,必须疑及排斥反应的发生。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溶菌酶含量远较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含量高。因此,用溶菌酶测定对二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此外。CSF溶菌酶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中溶菌酶含量降低;重症肺结核、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溶菌酶活性均可显著升高。此外,溶菌酶含量测定亦可作为判断局限性肠炎活动性指标。并有助于对临床过程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进行评价。需要检测的人群:白血病患者、肾损坏者、脑膜炎者等
检查前:受试者停止服用药物并尽量减少运动以便保证检测的质量。检查时:放松身体,谨听医师的操作。不适宜人群:没有。
(1)、溶壁微球菌平板的制备 溶壁微球菌在使用前于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传代一次,然后再接用于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24h。用无菌蒸馏水洗下菌苔,2000r/min离心30min,弃上清。再加蒸馏水轻轻混匀,2000r/min离心30min,弃上清,称沉淀物湿重,用无菌蒸馏水配成100g/L的浓菌液(菌液应在临用前配制,不宜存放过久),加热杀死,备用。(2)、称琼脂粉1g,加入的1/15mol/L pH6.4PBS 100ml,即成1%琼脂。(3)、取溶菌酶标准品,用1/15mol/L pH6.4PBS制成5、25、100mg/L稀释液。(4)、取己配制好的菌液1ml,加到50-60℃己溶化的1%琼脂中,摇匀,倾注平板(直径7-9cm平板加1%琼脂15ml),待冷凝。(5)、用打孔器在溶壁微球菌琼脂平板上打孔,孔间距18-20mm,用牙签挑去孔内琼脂。(6)、用毛细吸管取唾液(新鲜收集,盛于洁净平皿内,取上层清液)或血清,加入琼脂孔内。同时在另一孔内加满标准溶菌酶作为阳性对照。(7)、置25-30℃ 18-24h,观察结果。(8)、在每批测定同时,将各种浓度的溶菌酶标准液加于小孔中,同法测定溶菌环直径,用半对数纸,以溶菌酶浓度为纵坐标(对数坐标),溶菌环直径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每毫升待检品所含溶菌酶的微克数。
肾疳,肾咳,肾虚腰痛,肾气不固,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儿红白血病,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髓单核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