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怎样引起的

会员54529986 7岁 已回复
多饮多尿身体偏瘦进食少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萧遥天 内科
擅长: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
原发性尿崩症  约占1/3~1/2不等通常在儿童起病很少(<20%)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这一诊断只有经过仔细寻找继发原因不存在时才能确定当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高泌乳素血症或经放射学检查具有蝶鞍内或蝶鞍上蹭证据 时应旧能地寻找原因密切随访找不到原发因素的时间越长原发性尿崩症的诊断截止肯定有报道原发性尿崩症患者视上核、室旁核内神经元减少且在循环中存在下丘脑神经核团的抗体
有用0
相关问答

尿崩症多见于垂体性的尿崩症,正常人体排尿是受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抗利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可以调节肾小管滤过的尿液进行重吸收,从而减少尿液的形成量以及尿液形成的速度。当垂体发生病变以后造成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急剧减少,从而使得抗利尿激素对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减弱,造成大量的尿液形成,从而形成尿崩症。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小儿肾性尿崩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其原因有遗传性、继发性、药物、梅毒感染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遗传性:小儿受到显性或隐性遗传性影响可能会导致小儿肾性尿崩症,但是目前,有少数遗传性小儿肾性尿崩症的病因基因的定位尚不清楚。
2.继发性:继发性肾盂肾炎、肾小管疾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及用药等。
3.药物:庆大霉素等药物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尿液的再吸收。
4.梅毒:若母亲患有梅毒,则可通过其子女传播,导致小儿肾性尿崩症。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问题分析:尿崩症有两种。一种是产生调节尿量的抗利尿激素(加压素又名后叶加压素)的视索上核、室旁核和产生抗利尿激素的脑下垂体后叶发生了病变,
意见建议:使分泌出来的抗利尿激素不够用。这是由脑炎、慢性特发性黄瘤并脑肿瘤、外伤等所引起的。

王晨内科山东省济南市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58474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问题分析:患者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可能是尿崩症导致的,如肌酐测定值比肌酐正常值稍偏低,可再复查一次。
意见建议:肌酐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尿素氮的数值容易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单纯反应肾脏功能,在明确血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后,我们也就明确知道了,肌酐的数值在没有肌肉疾病时,则比较单纯,可与肾脏功能同步升降。所以当肾脏本身有病变时,尿素氮、肌酐同步上升,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比值大约会落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小于20)

李兆雷副主任医师内科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已帮助用户:142
擅长: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肺内感染、慢阻肺、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胰腺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指导意见: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张树遵皮肤科唐山滦南柏各庄医院已帮助用户:443160
擅长:手足癣,传染性软疣,白驳风

病情分析: 你好,外伤后尿崩症包括下丘脑、垂体手术后尿崩症,可发生在头部外伤和下丘脑-垂体手术后数天或立即出现,其中又可分为二.暂时性尿崩症:在外伤或手术过程中,分泌ADH的神经核未受到破坏,只是在伤后短时期内ADH分泌减少,出现一过性多尿、口渴、多饮,一般2~6天即可消失.
意见建议:持久性尿崩症:属继发性尿崩症。由于外伤或下丘脑、垂体手术使视上核及神经垂体束受到严重破坏所致,多在外伤或手术后1~6天内发生,并一直持续长久。

张猛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2772
擅长:儿科